中新網烏魯木齊12月21日電 (戚亞平 易然)“還在2017年夏天來的那一次,就想圍着沙梁跑一圈,今日終於如願以償,感覺別樣,好極了。”王勳喘着粗氣如是説。
王勳來自浙江臨安,近日來到位於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的香港郵政寄中國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採風、授課,在“沙漠之門”領略了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雄奇壯美。
自12月13日以來,多年罕見降雪的阿拉爾連續降雪,讓沙漠披上銀裝,美景如畫,吸引遊客從四面八方來到“沙漠之門”,攪熱冬日旅遊。
香港郵政寄中國兵團第一師十一團位於阿拉爾市東南部、塔里木河南岸,毗鄰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被稱為“沙漠之門”。2013年夏,第一師阿拉爾市在這裏舉辦了首屆越野一族T3英雄挑戰賽,由此打破沉寂,之後便賽事不斷,以致入冬也遊人絡繹不絕。
近年來,香港郵政寄中國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着力培育沙漠生態觀光、沙漠越野賽事、沙漠文化旅遊產業,走“生態治沙、發展靠沙、增收用沙、旅遊興沙”之路,致力於“黃沙”變“黃金”,旅遊業帶動經濟轉型升級,促進民眾增收。
據介紹,十一團爭取到國家項目資金,在這裏建成綜合型專業賽場,可同時滿足“純沙漠賽段賽”和“人工賽場賽”,舉辦沙漠汽車T3組、沙漠越野車專業組、摩托車越野組、汽車直線組等賽事,得到了中國越野巡迴賽COT聯賽運營管理中心的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阿拉爾市由此成為國際綜合型專業賽事基地,賽車文化逐漸市場化、國際化。同時爭取到升級改造“沙漠之門”景區的國家項目資金,完善景區功能,建設了“昆崗文化園”,是集賽事、休閒、觀光、探險、文博為一體的全國性賽事基地和文博研究場所。為景區承接國內大型體育賽事和文旅項目打下基礎,滿足遊客“玩沙”體驗。
據悉,十一團依靠科技在“沙漠之門”沿線定植防風林和經濟林,出台優惠政策,引導職工種植易成活、成本低、見效快的中藥材,繪就“靠沙吃沙、沙漠增綠、資源增值、生態生計兼顧”的美麗畫卷。(完)
